SLAM算法工程师
职位描述:负责SLAM算法的优化、实现其在实际产品中的部署工作,确保系统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实现高效、准确的定位与建图。
岗位职责:
1. SLAM算法的实现与优化:参与SLAM算法开发工作,对算法实时性、鲁棒性、精度方面进行改进。
2. 现场环境评估与适应性分析:对部署现场进行深入考察,评估环境复杂度、光照条件、空间布局等因素对SLAM系统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优化建议。
3. SLAM系统集成与调试:根据项目需求,负责SLAM软硬件系统的现场集成,包括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IMU等)校准、系统配置、数据接口对接等,并进行现场性能调试与问题排查。
4. 现场标定与数据采集:执行必要的现场标定工作,如摄像头内参外参标定、多传感器外参标定等,确保数据准确性。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以支持算法训练与系统优化。
5. 系统部署与现场测试:主导SLAM系统在实际场景中的部署工作,包括系统安装、软件部署、网络配置等。开展详尽的现场测试,验证SLAM系统的定位精度、鲁棒性、实时性等关键性能指标。
6. 现场问题解决与性能优化:快速响应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故障诊断与修复。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对SLAM算法进行现场调优,提升系统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工作效率。
7. 用户培训与技术支持:为终端用户或现场操作人员提供SLAM系统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编写用户手册与操作指南,确保用户能够有效使用和维护系统。
8. 项目文档编写与报告提交:整理现场部署过程中的技术文档、测试报告、问题记录等,定期向项目组汇报工作进展与现场情况,为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岗位要求:
1. 教育背景: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优先。
2. 专业知识与技能:
- 精通SLAM基础理论与主流算法,如视觉SLAM、激光SLAM、VIO等,熟悉LIO-SAM、ORB-SLAM、Cartographer等开源框架。
- 熟练掌握C/C++编程,具备扎实的算法基础和良好的代码风格。
- 熟悉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开发环境,有实际项目经验。
- 熟悉传感器原理(如摄像头、激光雷达、IMU等)及数据处理方法,具备传感器校准经验。
- 理解多传感器融合原理与方法,能够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的设计与优化。
3. 现场工作经验:
- 至少1年以上项目经验,具备独立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 具备复杂环境下的SLAM系统调试与优化经验,如弱光、动态环境、大尺度空间等。
- 有无人机、移动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等领域的SLAM系统部署经验者优先。
4. 软技能:
- 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客户、项目团队及跨部门合作,清晰表达技术需求与解决方案。
- 强烈的责任心与问题解决意识,能够在压力下高效工作并保证项目进度。
- 良好的文档撰写能力,能够编写清晰、规范的技术文档与报告。
5. 其他:
- 能够接受出差,适应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进行现场工作。
- 了解相关行业标准与法规,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
加分项:
- 熟悉深度学习在SLAM中的应用,如深度特征提取、深度强化学习等。
- 有CUDA/OpenCL并行计算编程经验,能进行算法加速优化。
公司地点:无锡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1号门6、7、8
公司简介:
清联智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湾科创带,是一家基于先进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露天矿山、深海环境、园区物流与制造等多场景提供高效柔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清联智控凭借其在运载装备无人化和智能化领域积累的硬核技术实力,取得资本+孵化基地+产业链的通力支持,初步形成全生态合作模式。
创新驱动,顶尖研发团队技术为本
清联智控镶嵌着深厚的“清华基因”,创始团队是一群专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十余年的清华博士,CEO徐彪在2022年荣登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科技精英榜单。
早在清联智控成立之初,技术出身的徐彪就邀请了中国运载装备领域泰斗级专家丁荣军院士出任清联智控的首席科学家。丁荣军院士既是让中国高铁有了自主机芯的科学家,也曾是执掌百亿规模中车株洲所的企业家,不到一年半时间,清联智控协同创新平台已累计申请百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逐步构建了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体系。2022年12月,清联智控成为江苏省内唯一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参与科技部牵头的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智能水下装备科技攻关项目,项目总投入达3000万元。
政策加持,锚定智能运载风口赛道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从传统的深山采矿,到新兴的深海采矿,技术的转型升级加速了人类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进入“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新时代,利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加快赋能传统产业数改智转。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与国家政策背景下,清联智控十年磨一剑,锚定露天矿山、深海环境等非开放场景下的运载方式变革需求,开启了智能运载乘风破浪之路。
强强联合,实现商业化示范应用
扎根智能运载领域,行业政策契合度、地理环境、生产运营能力等因素不可或缺,而战略合作伙伴的加盟更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剂。清联智控成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与中国中车、徐工集团、潍柴动力、三一重工等国内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落地了露天矿区无人矿卡与电铲混合编组作业、智能水下装备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等众多项目,踏上了核心智能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快车道。
资本注入,开创智能运载新未来
清联智控协同创新平台在资本支持下启动建设产业孵化园,占地面积51.4亩,投资金额达14亿元,计划于2024年底完工,该产业孵化园包含了国内首个深海采矿方向的海工装备实验大楼及包含地面载具智能控制中心的大型室外试验场。目前,平台固定资产投入和研发投入已达2亿元,计划到2025年末,累计固定资产投入和研发投入将超过20亿元。潮头浪高风急,已斩获众多投资机构关注的清联智控又将引领怎样的新风潮,请拭目以待。
职位发布者:石
江苏集萃清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融资阶段:天使轮
公司规模:100~499人
相似职位: